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论气候资源的有限开发与行政法规制以太阳能和(2)

来源:太阳能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对于现阶段风能、太阳能开发中出现的上述现象,我们可以将原因归为产业规划不尽合理、相关政策不够完善、市场的产业化程度低、低技术门槛下的重复

对于现阶段风能、太阳能开发中出现的上述现象,我们可以将原因归为产业规划不尽合理、相关政策不够完善、市场的产业化程度低、低技术门槛下的重复建设导致低端产能严重过剩等。但如果进一步从人们对风能和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的观念认识来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还源于认识上的一种误区:即普遍认为气候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可以无限制地永续利用。同时,基于这类资源数量上的无限性、供给上的循环性、利用上的再生性,以其地域空间存在的广泛性、利用主体的普遍性,形成了全社会都可以不受约束、无限开发利用的观念。当然,单纯从自然属性来理解气候资源这似不为错。但若仅只看见此类资源在自然属性上的无限性并将其确立于开发理念之中,则具有较大片面性,因为这种认识忽略了气候资源还有反映于社会属性上的受制约性,缺乏社会属性制约理念而形成的无限开发的政策取向以及越多越好、一哄而上的社会行动,必将带来诸如开发无序、重复建设和市场无法容纳等等问题。

基于此,我们在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在自然属性上具有无限性的同时,还需要认识其社会属性上存在有限性的现实,以对开发模式寻求更准确的客观依据。

二、风能太阳能开发的社会属性及其启示

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同于气候资源本身,它是一种社会活动,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生产和消费而实现,这使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了社会属性。或者说,气候资源的社会属性是气候资源作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所表现的性质与特征。风能、太阳能从社会属性上分析具有与其自然属性不同的特点,这集中体现为开发利用的社会条件的有限性。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必须依托现阶段人类所具有的技术、社会环境以及市场规则等因素,而这些都是社会属性的因素,这些因素就决定了其开发利用只能是有限的。如在认识层面不厘清,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就容易强调无限开发和利用,违背客观规律。

在社会属性上,风能太阳能开发的有限性具体表现为:

1.现有风能太阳能开发技术条件的有限性。按照我国能源利用的未来趋势,新能源产业本不应在发展之初就出现“产能过剩”风险,目前这种“产能过剩”集中表现为对技术和设备要求不高的设备制造的过剩,形成我国虽在太阳能和风能的设备制造数量和装机容量上居于世界前列,但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生产水平低下、条件缺乏的局面。我国现有的风能和太阳能开发企业大部分不具备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开发技术的研发能力,如国内多数相关企业不具备生产光伏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多晶硅的技术,这一重要原料主要依赖于进口① 仅以2006年为例,这一年中国多晶体硅生产能力仅为400t(洛阳中硅为300t,四川峨眉100t),这一数字远无法满足当年的太阳能电池的生产需求。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能源技术领域分析报告2007》,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6页。,且大多数光伏发电领域的核心技术和专利都在国外。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风电开发领域,对于世界上主流的2MW及以上风机机型还未形成产业性生产,并且在兆瓦级机组总体设计技术上远远落后国际先进水平。除此之外,还普遍存在产品零配件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粗糙的问题,当前我国已建风电场中风电机组平均可利用率低于95%,② 贺德馨:《对中国风能产业的思考》,载《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第7期。产品质量可靠率低、稳定性差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风能太阳能开发在现有技术因素上的局限性,这样的技术条件显然不足以支撑无限开发。对此,必须对新能源企业的市场准入加以适度控制,否则就是盲目发展、低效重复建设,也才会发生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尤其是2011年出口市场快速萎缩的冲击下,国内许多中小光伏产品生产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的情形,造成整个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2.风能太阳能开发中所依托的环境承受能力的有限性。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的初衷是减轻传统能源使用对环境的破坏,但在现有技术水平下,风能发电风机运行仍有噪音污染、光污染等环境污染。如在风场建设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对植被产生破坏;在太阳能开发中,作为光伏发电上游重要原材料的多晶硅属能源密集产品,本身要消耗大量能源,且生产多晶硅所产生的副产品如四氯化硅等是有毒物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于该种物质回收再利用的成本昂贵,国内除少数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有配套回收设备,大多数中国太阳能厂房均未装设或完全安装相关的回收设备。现阶段风能太阳能开发所伴生的环境问题虽不出自于这些清洁能源自身,但却是现有开发技术条件所不能完全克服的,因此,风能太阳能开发还有环境承受条件局限问题,如果不对风能太阳能进行科学开发,将与保护环境的初衷严重背离。

文章来源:《太阳能学报》 网址: http://www.tynxbzz.cn/qikandaodu/2021/0714/1287.html



上一篇:美国对华太阳能双反案的法律考察与启示
下一篇: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农田智能化灌溉系统分析

太阳能学报投稿 | 太阳能学报编辑部| 太阳能学报版面费 | 太阳能学报论文发表 | 太阳能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太阳能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